12
返回列表 发新帖
楼主: letjau

讷河的广场要拆了

14
回复
6161
查看
  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0-31 10:41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发表于 2010-11-4 12:17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国因卖地利益驱动等原因频现短命建筑

新浪网 > 国内新闻 > 正文
我国因卖地利益驱动等原因频现短命建筑
2010年11月01日04:15  人民网-人民日报

  1.“青壮年”建筑为何“非正常死亡”  
  ●使用不足30年,短命建筑频出现
  2006年10月,青岛市著名地标青岛大酒店被整体爆破,建成仅20年;
  2007年1月,曾经的西湖边最高楼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,建成仅13年;
  2009年2月,曾经的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,只有15岁的夏宫2秒钟内变成一堆废墟

  2010年2月,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,建成仅13年;
  2010年5月,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、建成刚20年的地标凯莱大酒店宣布将停业拆除;
  …………
 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而与亮丽景观相伴的,却是高楼大厦出人意料的“短命”。
  翻阅近年来的新闻报道,记者整理了这份并不完整的建筑的“死亡名单”。除了这些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
筑以外,还有大量普通住宅,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,其数量无法统计。这些正处
在建筑寿命“青壮年”的建筑非正常“死亡”,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。
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不久前表示,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,每年新建面积达
20亿平方米,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—30年。而根据我国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》,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
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,一般性建筑为50—100年。
  ●短命建筑造成巨大浪费,城市记忆随之流逝
  “建了十多年或几年的房子被炸掉,有的建成后还未使用就被炸掉,这些仍然能够长久使用的建筑变为废
墟,无疑对资源和环境都是一场灾难。”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。
  以南昌五湖大酒店为例,据估算,酒店拆除后将留下4万吨建筑垃圾,将占用大片垃圾填埋场地。
  正是在这场“拆了建、建了拆”的运动中,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——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
的同时,我们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——每年高达4亿吨,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%—40%
。“短寿命”与资源高消耗并存,已成为我国建筑产业的一大通病。
  同时,“短命”的建筑也造成大量投资付诸东流。建设花钱、拆迁花钱,重建更是花钱,如沈阳夏宫当年
投资即超过2亿元。而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,作为奥运会官方接待饭店的凯莱酒店还投资了上千万元对酒
店进行了重新装饰和布置。
  建筑过于“短命”也造成了城市记忆的缺失。“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历史悠久的建筑,全部是古人留下来的
文物,建筑寿命这么短,我们怎样靠建筑来保存民族发展进步的记忆?”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说。
  而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,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同为50年,但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。如英国、法国、美国
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、85年、80年,城市里“百年老屋”随处可见。
  ●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建筑短命,但寿命仍偏短
  “土木之工,不可擅动”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重要建筑思想。为什么如今的建筑用不了多久,就面临被拆为
废墟的命运呢?
  质量往往并不是这些建筑提前被拆除的主要原因,尤其是一些投资巨大、引人关注、建设过程中屡屡获奖
的地标性建筑,极少因建筑质量出现问题被拆。
  如南昌五湖大酒店,1999年还被评为南昌市优秀建筑,担任该爆破工程的指挥员薛峰松也认为,“房子修
得相当牢固”,离设计寿命至少还有37年。
  客观上,我国当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,城市建筑的新陈代谢速度快有一定的合理性。
  “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发生了转变。”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燕辉告诉记者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
的多数建筑尽管在当时很不错,但以现在人们的需求来衡量,在功能、舒适度上已经比较落后。
  同时,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旧城改造扩建,也成为部分建筑短命的重要原因。刘燕辉介绍
,在城市化进程中,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及其生活居住需求,城市不得不拆除一些旧城片区,重新建设以
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。在项目涉及的区域内,不可避免的要拆除一些建成时间不长的建筑。
  即便如此,我国现在的建筑寿命依然偏短。专家认为,建筑功能不完善,并不一定要拆,可以通过改造、
维修完善建筑功能和舒适度。之所以选择一拆了之,其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原因。
  
  2.短命建筑的“杀手”
  ●一届政府一套规划的短视行为
  “规划规划,纸上画画,墙上挂挂,橡皮擦擦,最后能不能实施,全靠领导一句话。”
  “许多建筑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拆除,问题出在不理性、不科学、难以持续的城市规划上。”住房和城
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,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科学的规划来引领。而在制
定了合理规划之后,一些城市的住房和城市建设,规划变更频繁,标准制定落后,也是建筑短命的主要原因之
一。
  如还没建成就被拆除的合肥维也纳森林花园小区,根据官方说法,该小区影响了合肥城市景观中轴线——
—黄山路与大蜀山之间的山景,爆破之后可以将贯穿省城东西的黄山路“拉直”。是小区建设规划在先还是城
市景观规划在先,并没有公开。
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认为,当下“一届领导一套规划”的现象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关,
“我们历代王朝从来都是推倒旧的,重建新的,这种‘新的就是好的’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。所以每一届领
导上任时,往往认为‘除旧布新’才是对的。”
  
  ●崇拜GDP、大搞形象工程的错误政绩观
  “拆一次创造了GDP,再盖一次又创造了GDP”。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建“标志城”、“月光城”,政府砸巨
资重塑“包装”,名为“一年一个样、三年大变样”的旧城改造,实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。名为拉动城市经
济发展,实为重复建设以追求GDP,进而追求地方官员的政绩。在这种错误政绩观的引导下,一些不该拆的房
屋被大量拆除。
  如位于武汉的首义体育培训中心综合训练馆,投入使用仅仅10年,便于去年被拆除。其理由是该馆位于即
将动工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和纪念碑之间,不得不为武汉耗资200亿打造的“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计划”而“献身
”。
  “错误政绩观指导下的拆旧建新,带来的GDP增长是表面的,并没有实质性增加社会财富和经济价值。相
反,不正常的拆建本身浪费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,除了能带来政绩,对社会经济毫无益处。”山东经济学院房
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松海说。
  ●拆迁卖地的利益驱动
  相对于形象工程带来的政绩,在近年来土地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,拆迁置换出土地带来的卖地收入,更
能让人对新建筑“痛下狠手”。
  多数短命建筑的背后,都有房地产开发的身影。例如,仅13年的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被拆,其置换出的土
地以24.6亿元的天价整体出让用于商业开发。北京的凯莱酒店拆除后,也将在原址巨资重建一座五星级的“国
际化高端商务酒店”。
  记者在采访棚户区改造时了解到,少数城市为了尽快通过拆迁置换出土地进行商业开发,甚至将一些2000
年左右建成的商品房小区列为“棚户区”,以方便拆迁,同时还可以获得国家对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支持。
  “在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,重速度、轻质量;对政绩工程和GDP的盲目崇拜;加上开发商的商业
利益。三者相结合,造成目前大量不该拆的房屋大量被拆除。”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一针见血地指出。
  ●无法回避的质量问题
  不可否认,在遭到提前拆除的短命建筑中,也有因质量问题和缺乏高质量维护而被迫拆除的。如北京市近
日要求某开发企业拆除刚刚建成的某小区保障性住房,就是因为建筑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。
  “抛开人为因素,建筑的寿命主要取决于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,与此息息相关的是施工用料的质量和工
程设计质量。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说。
  质量对建筑寿命的影响能有多大?以日本为例,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“百年住宅”的建设构想,
建设房屋时使用的都是标号40以上的混凝土,而中国大部分短命建筑使用的都是标号20的混凝土,仅此一项差
距就使房屋至少短寿十几年。
  “相对于现在人们对建筑品质的需求,我们传统的建设方式已经落后了。”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执行总建筑
师刘东卫表示,在传统的建设模式下,建筑不仅寿命短,而且往往伴随着低舒适度和高能耗。
  3.“百年建筑”如何打造
  ●维护规划的严肃性,城市建筑应树立可持续理念
  怎样才能改变一些地方对新建筑说拆就拆的状况?
  “哪些建筑该拆,哪些不该拆,不应该是一两个人说了算,应该有明确的标准规范。”庄惟敏介绍,国外
有业内专家成立的委员会,包括建筑、规划、文物、文化等行业的权威人士,共同论证以决定是否允许拆除某
个建筑。对于某些重要建筑的拆迁,甚至可以举行听证会。而我国现在缺乏这样的模式,仅做到了对挂牌的文
物拆迁“一票否决”。
  同时,有专家认为,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法规,严厉禁止没有质量问题的建筑提前被拆毁,也应该对违
规拆除“短命”建筑的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。
  从宏观看,规划应该成为引领百年建筑的龙头。首先应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,并在城市规划阶段细
化建筑的寿命。
  庄惟敏表示,按照城市功能的不同,建筑主要分为两类,一类是标志性建筑,包括文化建筑、命脉建筑等
,这些建筑需要有很长的耐久性,所以在规划局立项定位的时候就要定下它的年限。相对应的另一类是背景建
筑,一般是民用住宅和普通商业建筑,这类建筑需要根据不同级别来规定使用年限。这种分类,方便在拆迁论
证时有据可循。
  刘志峰认为,要从实质上遏止中国建筑的“英年早逝”,还要切实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,进一步加强城
市规划的执法力度。与此同时,要建立建筑拆除的法定程序,明确拆除条件,切实做到建筑拆除有法可依、有
章可循。
  
发表于 2010-11-4 12:18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表示,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,在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背
后,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失衡的矛盾亦逐步凸显。必须摒弃过去错误的发展思路,在根本的体制机制上
有突破、有变革。“要按照科学、合理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领城市发展的脚步,让城市有喘息的机会!”
  ●转变发展方式,推进住宅产业化
  打造长寿命、高品质的百年建筑,除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外,还需要转变生产方式,
刘志峰认为关键是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。
  所谓住宅产业化,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,“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”。这样的房屋建成后,不仅
节约资源能源,而且方便建筑的维护和改造。
  据悉,住宅产业化在日本、美国、欧洲、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早,产业化程度较高。在住宅产
业化较为发达的瑞典,80%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。在美国,住宅构件的标准化、商品
化程度几乎达到100%。这也成为发达国家建筑寿命普遍较长的重要原因。
  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实践者,万科集团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住宅产业化所提倡的理念。2008年6月,上海“
万科新里程”项目打造出一批“积木型”住宅小区,成为全国首批利用工业化技术建造并投放于市场销售的商
品住宅楼。
  据万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,万科通过采用工厂化、标准化、精确化的工艺,建筑的所有维护改造,都可
以通过“更换部件”实现,从而提高建筑品质,延长建筑寿命。
  尽管有了一些先行者,但住宅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进度仍然较慢。刘志峰表示,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
法律保证、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相应的工作机制。
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修龙认为,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加大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力度,一是通过宣传引导,
使消费者和开发商理解全装修住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;二是出台强制性成品住宅验收标准,把设备的质量和节
能减排的效益纳入质量评定范围;三是调整税收政策,以鼓励开发商建设成品住宅;四是培育和完善全装修住
宅产业链。
  刘志峰建议,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,从而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,打造中
国的“百年建筑”。
  王 炜 黄晓文 吕晗子
  短命建筑来自“短视”文化(各抒己见)
  ●如今的不少官员,他们上任后往往热衷于勾画自己的宏伟蓝图,在大刀阔斧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时
,前任的建设成果则往往视而不见
  十年八年的建筑就推倒重建,的确让人看了心疼。
  不过,细细想来,中国建筑短寿也由来已久,似乎倒并非当今所特有。去欧洲转一圈这种体会就更加深刻
。比如到意大利,两千年前的斗兽场还立在那里,而我们有号称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,千年以上的东西却只
能从地下去找。地面之上,五百年以上的建筑就已经凤毛麟角。绝大多数所谓古建,悠久的都是历史,而建筑
却是新的——原址重建的。
  这些年,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我们只是把过去本来就不那么长寿的建筑,弄到更短寿,甚至到了夭折的
地步而已。
  说到建筑短寿,有人说是中国建筑土木结构的特点所致。人家欧洲的建筑用石头,咱用木头,当然不可能
像他们留存那么久。其实,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。木头固然没有石头结实,寿命也没有石头长。但问题是
,中国的绝大多数土木结构建筑就算拿木头的寿命来衡量,也没有活够年头。著名的山西应县木塔,那可是纯
木结构的建筑,从辽代至今快1000年了,而这座木塔却依然完好。可见,木塔能保留1000年,而中国绝大多数
土木建筑寿命都不到百年,罪还真不在结构。
  那么中国建筑到底为何寿短?我觉得最大根源还是来自我们缺乏继承精神的“短视”文化。中国几千年来
的朝代更迭中,类似火烧阿房的“壮举”经常发生。而类似满清入关,修缮并继续沿用明代故宫的做法却罕见
。因此,无论是未央宫还是大明宫,这些辉煌建筑对于今天的我们,都早已化做一个古老的传说,往往连残垣
断壁都不复存在。今天能看到矗立600年的明清故宫,我们还真要感谢满族同胞继承前朝的胸怀和智慧。
  这种“短视”文化演变到今天,就表现成一种推倒重来、大拆大建的发展思路。如今的不少官员,他们上
任后往往热衷于勾画自己的宏伟蓝图,在大刀阔斧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时,前任的建设成果则往往视而不
见。而一旦前任的成果显得“碍手碍脚”时,他们惯用的想法是,与其在前任烂摊子上修修补补,还不如直接
推倒了重来痛快。有这种缺乏继承的“短视”基因作怪,不到十年的大楼就推倒重建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  其实,对于这些官员来说,先不论是否应该继承前任,如何避免城市规划“一任一规划”的短期性和随意
性,让城市规划真正科学、刚性、长远起来,更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。你想,如果大家都把城市规划当成废
纸一张,谁都可以一上台就由着性子来“再规划”一番,那么今天你拆掉了前任的建设成果,后任也就会同样
拆掉你的。更要命的是, 如此拆来拆去,得益的是个别官员的政绩,损失的却是巨大的社会财富。这恐怕也
是和平年代最大的一种浪费吧!
  萧 然
  > 相关报道:  住建部否认中国房屋质量造成建筑短命
  我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短命建筑浪费惊人
  张东阳:短命建筑频现背后是“长寿”政绩网页新闻图片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1-4 14:56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??
发表于 2010-11-4 19:03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98中木马了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讷河,关注nehe.com.cn
微信&QQ号

3623459

周一至周日9:00-23:00

反馈建议

3623459@qq.com 在线QQ咨询

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